近年來,安徽省將推動科技創新作為“揚皖所長”的硬核力量,極力發揮知識產權作為科技創新“保護傘”和“護航隊”的作用。截至今年7月,安徽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1件,連續多年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抓住創新主動權就是擁有核心科技。”安徽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程胤在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安徽省在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量子通信等方面擁有多項全國領先的知識產權。”
城市的核心
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安徽省各城市的核心競爭力。8月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建設“中國(合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以下簡稱保護中心),面向合肥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合肥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潘守銀表示,保護中心將為合肥市產業內創新主體提升創新效能、激發創新活力、釋放創新潛能提供重大支撐。
保護中心的支撐,讓城市發展有了主心骨。
安徽省會合肥是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帶一路”節點城市,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這里誕生過中國第一臺窗式空調、世界第一臺VCD、仿生洗衣機、變容式冰箱等。
合肥也是安徽省的科技創新“大腦”。2017年1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是繼上海張江之后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當前,合肥正在爭創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能源三個國家級實驗室,推進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技術創新工程院、中國農科院食品創新研究院、北航合肥創新研究院、哈工大機器人中央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建設,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平臺總數達26家。
安徽省第二大城市蕪湖橫跨長江兩岸,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重要成員。2019年,蕪湖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5.4件,穩居安徽省第一位。
蕪湖市副市長賀東向《中國科學報》介紹道:“蕪湖市為吸引和鼓勵機器人領域擁有專利技術或產品的人才來蕪創新創業,增強機器人產業的核心競爭力,2016年開始舉辦全國機器人專利創新創業大賽,已成功舉辦三屆。”
高校的信心
在安徽,高校院所是知識產權的策源地之一,其中一些面向應用的復合型科創機構,通過借力知識產權,快速成長。
“我們培養的專業碩士均面向工程應用,今年教育部還特批了160個專業碩士的招生名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先研院)副院長李俊。
2012年,中國科大先研院由安徽省、中國科學院、合肥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四方共建,針對合肥市產業發展的重大方向,依靠中國科大上游基礎研究優勢,構建高新技術創新平臺和成果孵化平臺,促進區域產業技術發展,解決“卡脖子”問題,打造跨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死亡之谷”的技術創新高地。
從合肥市探索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到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新引擎”,再到全國新型研發機構的“排頭兵”……李俊介紹了中國科大先研院的目標規劃和發展前景。
他表示,中國科大先研院利用中國科大的優勢學科資源,針對合肥市八大重點產業發展,布局了化學材料、人工智能、微電子、生物醫學等研究方向,已經形成自主信息化、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產業創新鏈條。
與中國科大相比,由科大訊飛獨資創辦的非營利性民辦應用大學——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是一所年輕的高校。近3年,安徽信息工程學院以建立和完善高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為主線,以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優化統籌創新資源、以增強知識產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核心,希望提升學校知識產權創造、保護、管理和運用能力。2020年,該校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認定為第四批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籌建單位。
積極發揮知識產權的作用,為地區發展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哈爾濱工業大學蕪湖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高云峰:“落戶安徽蕪湖是看中了這里的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的產業氛圍,我們有信心在此打造國際一流的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技術研發平臺,以及智能制造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企業的決心
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保護傘”“護航隊”的作用,一批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堅定了長足發展的決心。
9月12日,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發布了超導量子計算云平臺,該平臺基于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 KF 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本源量子是國內首家量子計算初創公司,技術起源于中國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本源量子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截至目前公司的專利申請達400件左右,覆蓋了量子芯片結構設計、制備工藝、測試封裝,低溫電子器件、測控系統,量子語言編譯、量子程序架構設計、量子計算軟件應用等。
質子治療裝備是未來精準放射治療癌癥的主導產業技術之一,是國家35項“卡脖子”技術之一。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合肥中科離子醫學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離子)質量部部長李?。?ldquo;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質子治療系統國產化,中科離子開展首套國產小型化超導質子治療系統的研發。”
李俊說:“我們先后攻克了低溫超導技術、質子系統用大視野長源像距錐形束CT圖像引導定位系統、高安全性質子治療控制等核心關鍵技術,為降低高端質子治療成本、促進質子治療普及提供了中國解決方案。”
位于六安的安徽應流集團霍山鑄造有限公司主要研制生產航空航天發動機、燃氣輪機、核電、海洋裝備和油氣工礦等領域的高端裝備鑄造零部件。安徽應流集團副總經理丁邦滿向記者介紹道:“我們生產的高端泵閥零件出口額連續十余年保持國內行業第一,5種核電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核級鑄件供貨量全國第一。”
通過與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和高校的合作,安徽水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水韻環保)研發了多項重要的專利技術,如農村生活污水三級消解利用技術、氮磷靶向循環利用生態修復技術、螺蚌草魚立體生態修復技術、城市河道系統集成技術等。
“我們是全國唯一一家從事淡水貝類人工繁育技術研究的企業。”安徽水韻環保副總工程師寧軍,“淡水貝類項目已獲得農業農村部支持,我們希望在保護物種的同時進行科學研究,讓中國的淡水貝類不至于滅絕。”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問??! 商標;專利;版權;法律